孤獨旅遊者|「鹿港」不是只有老街和天后宮而已

孤獨旅遊者|「鹿港」不是只有老街和天后宮而已
圖片來源:KKTV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由漫畫改編的連載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劇中主角總是在外出拜訪客戶後,隨意地找了間附近的餐廳一個人用餐,看著他一邊吃、一邊由口白唸出當下的感受,都不自覺的讓人身在其中,是很特別的一個節目。

前一陣子,聽一位公司已婚且有小孩的男同事說,他要趁年底休長假時獨自去日本玩。這位同事的前一次長假也是一個人去單車環島,主要是因為他的小孩也都大了,不需要特別照顧,也不會想跟他一起出遊,不過聽了還是心生羨慕。

沒想到,我在沒有特別計畫的情況下,也有了這樣的機會。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不過有別於之前的旅遊都是和家人一起,這次是我自己一個人,所以文章標題我聯想自這部日劇,但對於旅遊,我稱不上專家,所以我把自己叫做「孤獨旅遊者」。再者,我的部落格也不是以旅遊和美食為主體,這一篇只是剛好有這個機會,體驗了不一樣的旅遊,趁著感受還在的時候把它分享出來。之後會不會有類似的文章,我也不確定,就看我會不會再有類似的時間與機會囉。


一個人的「鹿港」半日遊

這一天我老婆要到鹿港參加公司舉辦的研習活動,因為沒有買到高鐵票的關係,加上我也剛好休假,一大早我們就趕快把三個小孩都送到各自的學校後,接著出發往鹿港。約莫10:30如期抵達鹿港後,接著就是我自己的時間了,因為事先也沒特別安排,所以就只打算隨意逛逛,簡單吃個午餐就回台北接送孩子們放學。

但旅遊就是如此,沒有計劃才會有驚喜。來到鹿港老街,當天是平日,所以街上人不多,有營業的店家也很少,逛起來有點冷清。我很快就逛完了,也完成了當天唯一一項被交代的任務,買「麵茶」,然後我就回到車上思考著待會要去哪。

原本想直接離開老街了,但也不知道要去哪,不過時間接近中午了,想說既然來到彰化,那就吃個爌肉飯好了。在老街附近找了一間評價還不差的便當店,可惜沒有開放內用,所以就在附近不遠處的知名小吃簡單裹個腹。我本來就不是很重吃的,反正自己一個人隨意吃吃,而且前面也提到,這個部落格也不是在介紹美食為主,這邊我就不特別評論了,簡單放上照片就好。


古味十足的書店 --「書集囍室」

在吃午餐的時候,我開始思索接下來的行程,原本打算直接離開有點無聊的老街,因為當天出門我沒有帶著任何書本或電子書出門,想說看能不能在附近買本書,然後找間咖啡廳坐下來看書打發掉時間。就這樣,我從Google地圖搜尋到附近的一家獨立書店,從照片上看起來很有味道,就決定前往一探。

在古蹟林立的鹿港,大多數遊客探訪的都是老街一帶知名景點,像是「天后宮」和「半邊井」。在走離開主要街道之外的「杉行街」上,有著這麼一間鹿港僅存的獨立書店,「書集囍室」。門口擺放著一台也可算是古董的老偉士牌,外觀保存著原始的古老風味,一進到書店內,滿滿的書籍就在眼前,當時老闆並不在門口的座位上,我也索性的自己逛了起來。

快速瀏覽了一圈,老實說,這邊的書大多無法引起我的興趣,但我想說這麼多書,總能有一本可以讓我產生連結吧。就在這時老闆從後方的紗門出現了,老闆與我小聊一下,提到說他和他的太太分別是學歷史和文學的,所以店中的書籍是以這兩類居多。果不其然,這在一區以台灣歷史為主的書籍中,我看到了這一本《福爾摩沙紀事 馬偕台灣回憶錄》,就決定是它了。老闆也好奇的問我為何挑中這本,原因是我從小就住在馬偕醫院附近,我的爸媽也都是醫院的員工,自然對馬偕博士有種情感在。老闆還特地在書的內頁蓋上由當地書法家所寫的刻章,作為紀念。挑好了書,就在店中的木椅上看了起來,但其實大多時間我都在跟老闆聊天,反正書已經買了,有時間再看。老闆說樓上也有空間可以提供閱讀,並跟我介紹起這間房子的歷史和內部環境,歡迎我入內觀賞。

這間老宅的前面就是作為經營書店使用,書店後面則是以老闆的住家空間為主,起居室的部分涉及私人空間,雖然我有拍下,就不便放置於此。客廳的部分很有味道,擺設物品也都頗具年代感。通往後方的通道中有一口古井,井內也有水,看起來是仍有水源的,難得一見。廚房區域同時作為老闆用來補貼書店營運的品茶空間,算是整個房子內最現代化的一區了。

後陽台保留著原始樣貌,已經鏽蝕的鐵馬架著水槽作為洗手台。作為防空洞用途的一角,上面架著木頭再綁上木板成鞦韆作為景觀。從後陽台往屋內看,沒有貼磁磚的牆面與木框窗戶搭配起來毫無違和感。

回到屋內,走上修復過的木板樓梯,通往樓上的閱讀空間。兩邊牆面開了四個對外窗,帶進了充足的光線,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安靜地點。從天井往下看就是書店進門處,那片古老的木門上斑駁的漆,不知已經歷經多少歲月,才能呈現出那樣無法複製出的色彩。

接著和老闆又聊了一會兒,看了下時間,差不多該離開了,於是前往老闆推薦我參觀的,就在不遠處的「鹿港龍山寺」。


彩繪修復中的一級古蹟 --「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被列為一級古蹟,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程。進入正殿前的廣場時,剛好遇到當地觀光腳踏車的導覽,說到廣場上這兩棵樹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正殿內的柱子和木製屋頂,就可以看出年代久遠。

往後殿走去,不論是木頭柱子或是磚牆,感覺不出修復過的痕跡,只能讚嘆古代的工藝技術,經歷如此歲月風霜,還能屹立不搖。

據書店老闆的說法,這座龍山寺是全台龍山寺中進行修復工程為期最長的一間。前後歷經寶成集團、到現在由政府收回主導後續的修復計畫。規劃進行中的彩繪修復工程,目前因為有爭議的關係,又暫時停工。至於爭議為何,相關新聞都可以搜尋得到,不在此贅述。

古蹟修復工程是極具難度且複雜的程序,透過「科學修護」與「傳統新作」修復後,是否能百分百呈現原始的樣貌?不得而知,我想這也是為何充滿爭議的主因之一。該計畫命名為「龍山繪識」,對執行方案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相關內容。


後記

原本以為這一天來鹿港,只是跟一般觀光客一樣走馬看花,逛逛老街、吃完當地小吃後,就一個人孤單的開車北上了。沒有預期到,在午餐後的這一段與書店的相遇,再透過書店老闆的介紹,逛了從沒來過的鹿港龍山寺。讓我有了特別的體會,也在這段年末的連假,有了美好的開始。

Read more

終於來到真正的九局下半 - 周思齊

終於來到真正的九局下半 - 周思齊

今年的中職例行賽已來到尾聲,季後賽的對戰組合也大致底定,身為象迷的我,當然很高興看到兄弟再次挺進台灣大賽,也有機會再次拋下黃彩帶。 回顧今年中職的大新聞,投打端的兩大活化石神獸級人物的退休,絕對是毫無疑問的重要事件。很幸運的我也參加了在大巨蛋舉辦的周思齊引退賽及賽後的引退儀式。如果有看過周董那段幽默又感性的演說,相信你的內心應該都有所觸動。 2019年,周思齊出了一本類自傳,書名為《GAME ON! 周思齊的九局下半:棒球教會我的那些事》。(今年因為引退年,又更新封面再版並增修部分內容)。如果有注意到周董當年的成績,從數據來看,跟前一年比起來大幅衰退,不免讓人覺得身手不如以往。 但從打席數可以看出,較前一年少了一大半,我不免臆測是否為總教練的信任度不夠(?),或多或少因此影響到成績。成績的退步加上這本書的出版,容易讓人聯想,周董是否要考慮退役了? 但沒想到,隔年、2020年,周董再次打出年度MVP等級的身手,(難道真的是因為換教練!?),直到今年,才正式宣佈要引退的消息,這場九局下半打了足足有五年之久。 八萬人次參與的引退儀式 今年中職開季前,周董就已經舉辦記者會宣告今年

By 三寶爸工程師
閱讀心得|《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

閱讀心得|《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

我崇拜的郝哥郝旭烈出新書了!還記得去年四月他出了一本《贏在邏輯思考力:玩一場擴張邊界的遊戲》,那時候我看了真的不斷被書裡金句連發擊中,也在臉書上連續發表了好幾篇小小心得推薦分享該本書。 這本新書還沒上市我就已經預購了,可見我是多麼期待。出版到現在約兩週,臉書上也很多人分享推薦過了,我一直到現在才開始動筆寫下心得,其一原因是我其實還沒完整看過整本內容;其二是看到其他人推薦文都寫得很棒,讓我自覺不如,遲遲不敢下筆。 每個人都想「致富」,所以你看大多書名有「致富」的,都相當熱賣,甚至書名類似、或是把字詞顛倒,讓人搞不清楚是哪一本,都一樣暢銷。想是《致富心態》、《心態致富》、《致富思考》、《思考致富》,你搞得清楚嗎? 不過,我認為郝哥這本《致富覺察》不完全是一本「理財」書,而是告訴你,如何從財富「思維」的培養,進而建立幸福的「人生」。靠的就是書中提到的三杯「察」,覺察、觀察、洞察。 「財富自由」追求的是自由,

By 三寶爸工程師

《原子習慣》書籍重點

更新:這篇文章其實是透過跟ChatGPT對話內容所整理出來的文章,詳情請見我的臉書粉絲團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3kids.engineer/posts/634827241984759 ====== 以下為原文 ====== 《原子習慣》這本書是由James Clear作者,提供了關於如何通過積極地構建健康的生活習慣來實現目標的寶貴指導。它探討了許多關於習慣形成和改變的原理和技巧,並提供了實用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和達到目標。 《原子習慣》的主要重點 1. 習慣的力量:關於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成功。 2. 習慣的三個部分:觸發、行為、獎勵。 3. 習慣的構建:如何構建新習慣,以達到目標。 4. 習慣的改變:如何改變不良習慣,並保持新習慣。 5. 習慣與目標:如何使用習慣來實現長遠目標。 習慣的力量 好習慣可以幫助人們在生活和事業上取得成功。以下是一些實際的例子: 1. Elon Musk:他每天會安排高效的工作時間,並遵循固定的睡眠時間表以保持生產力。 2. Oprah Winfrey:

By 三寶爸工程師
閱讀心得|《妻子、媽媽,偶爾劉中薇》

閱讀心得|《妻子、媽媽,偶爾劉中薇》

你看過《未來媽媽》這部電視劇嗎?該劇的編劇,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劉中薇。初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個感覺就是,當女人真的有點可憐,一旦結婚生子後,成為妻子、媽媽這兩個角色,就很少時間可以做自己了。所以為何在媽媽間有一句經典的話,「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一句話道出身為媽媽這個角色,時間都被其他身邊的人所佔據,唯有在夜深人靜時才能做自己。所以我想,這本書名最後的名字,可以用任何一位你身邊的媽媽來替代,包括你的老婆,絕對幾乎都是成立的。 這本書我其實在幾個月前,也就是我確診的期間,就已經看完了,但遲遲放到現在才拿出來整理心得。一直以來,我在部落格分享的大多以親子教養為主,沒有碰觸過夫妻關係的話題。原因何在?其實不瞞你說,在爸爸這個角色上,我可能還算及格,但身為老公,我是肯定不太及格的。 我不算是個有同理心的人,對應到伴侶身上,想當然爾,我就不是個貼心的另一半。在第三胎來到之前,前兩個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都是我老婆,舉凡換尿布、洗澡、泡奶之類的,幾乎是由她一手包辦。我並非不會幫忙,而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居多,需要對方有請求發生時,我才會根據指令而行動。

By 三寶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