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旅遊者|「鹿港」不是只有老街和天后宮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由漫畫改編的連載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劇中主角總是在外出拜訪客戶後,隨意地找了間附近的餐廳一個人用餐,看著他一邊吃、一邊由口白唸出當下的感受,都不自覺的讓人身在其中,是很特別的一個節目。
前一陣子,聽一位公司已婚且有小孩的男同事說,他要趁年底休長假時獨自去日本玩。這位同事的前一次長假也是一個人去單車環島,主要是因為他的小孩也都大了,不需要特別照顧,也不會想跟他一起出遊,不過聽了還是心生羨慕。
沒想到,我在沒有特別計畫的情況下,也有了這樣的機會。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不過有別於之前的旅遊都是和家人一起,這次是我自己一個人,所以文章標題我聯想自這部日劇,但對於旅遊,我稱不上專家,所以我把自己叫做「孤獨旅遊者」。再者,我的部落格也不是以旅遊和美食為主體,這一篇只是剛好有這個機會,體驗了不一樣的旅遊,趁著感受還在的時候把它分享出來。之後會不會有類似的文章,我也不確定,就看我會不會再有類似的時間與機會囉。
一個人的「鹿港」半日遊
這一天我老婆要到鹿港參加公司舉辦的研習活動,因為沒有買到高鐵票的關係,加上我也剛好休假,一大早我們就趕快把三個小孩都送到各自的學校後,接著出發往鹿港。約莫10:30如期抵達鹿港後,接著就是我自己的時間了,因為事先也沒特別安排,所以就只打算隨意逛逛,簡單吃個午餐就回台北接送孩子們放學。
但旅遊就是如此,沒有計劃才會有驚喜。來到鹿港老街,當天是平日,所以街上人不多,有營業的店家也很少,逛起來有點冷清。我很快就逛完了,也完成了當天唯一一項被交代的任務,買「麵茶」,然後我就回到車上思考著待會要去哪。



原本想直接離開老街了,但也不知道要去哪,不過時間接近中午了,想說既然來到彰化,那就吃個爌肉飯好了。在老街附近找了一間評價還不差的便當店,可惜沒有開放內用,所以就在附近不遠處的知名小吃簡單裹個腹。我本來就不是很重吃的,反正自己一個人隨意吃吃,而且前面也提到,這個部落格也不是在介紹美食為主,這邊我就不特別評論了,簡單放上照片就好。



古味十足的書店 --「書集囍室」
在吃午餐的時候,我開始思索接下來的行程,原本打算直接離開有點無聊的老街,因為當天出門我沒有帶著任何書本或電子書出門,想說看能不能在附近買本書,然後找間咖啡廳坐下來看書打發掉時間。就這樣,我從Google地圖搜尋到附近的一家獨立書店,從照片上看起來很有味道,就決定前往一探。
在古蹟林立的鹿港,大多數遊客探訪的都是老街一帶知名景點,像是「天后宮」和「半邊井」。在走離開主要街道之外的「杉行街」上,有著這麼一間鹿港僅存的獨立書店,「書集囍室」。門口擺放著一台也可算是古董的老偉士牌,外觀保存著原始的古老風味,一進到書店內,滿滿的書籍就在眼前,當時老闆並不在門口的座位上,我也索性的自己逛了起來。



快速瀏覽了一圈,老實說,這邊的書大多無法引起我的興趣,但我想說這麼多書,總能有一本可以讓我產生連結吧。就在這時老闆從後方的紗門出現了,老闆與我小聊一下,提到說他和他的太太分別是學歷史和文學的,所以店中的書籍是以這兩類居多。果不其然,這在一區以台灣歷史為主的書籍中,我看到了這一本《福爾摩沙紀事 馬偕台灣回憶錄》,就決定是它了。老闆也好奇的問我為何挑中這本,原因是我從小就住在馬偕醫院附近,我的爸媽也都是醫院的員工,自然對馬偕博士有種情感在。老闆還特地在書的內頁蓋上由當地書法家所寫的刻章,作為紀念。挑好了書,就在店中的木椅上看了起來,但其實大多時間我都在跟老闆聊天,反正書已經買了,有時間再看。老闆說樓上也有空間可以提供閱讀,並跟我介紹起這間房子的歷史和內部環境,歡迎我入內觀賞。



這間老宅的前面就是作為經營書店使用,書店後面則是以老闆的住家空間為主,起居室的部分涉及私人空間,雖然我有拍下,就不便放置於此。客廳的部分很有味道,擺設物品也都頗具年代感。通往後方的通道中有一口古井,井內也有水,看起來是仍有水源的,難得一見。廚房區域同時作為老闆用來補貼書店營運的品茶空間,算是整個房子內最現代化的一區了。



後陽台保留著原始樣貌,已經鏽蝕的鐵馬架著水槽作為洗手台。作為防空洞用途的一角,上面架著木頭再綁上木板成鞦韆作為景觀。從後陽台往屋內看,沒有貼磁磚的牆面與木框窗戶搭配起來毫無違和感。



回到屋內,走上修復過的木板樓梯,通往樓上的閱讀空間。兩邊牆面開了四個對外窗,帶進了充足的光線,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安靜地點。從天井往下看就是書店進門處,那片古老的木門上斑駁的漆,不知已經歷經多少歲月,才能呈現出那樣無法複製出的色彩。



接著和老闆又聊了一會兒,看了下時間,差不多該離開了,於是前往老闆推薦我參觀的,就在不遠處的「鹿港龍山寺」。
彩繪修復中的一級古蹟 --「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被列為一級古蹟,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程。進入正殿前的廣場時,剛好遇到當地觀光腳踏車的導覽,說到廣場上這兩棵樹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正殿內的柱子和木製屋頂,就可以看出年代久遠。



往後殿走去,不論是木頭柱子或是磚牆,感覺不出修復過的痕跡,只能讚嘆古代的工藝技術,經歷如此歲月風霜,還能屹立不搖。



據書店老闆的說法,這座龍山寺是全台龍山寺中進行修復工程為期最長的一間。前後歷經寶成集團、到現在由政府收回主導後續的修復計畫。規劃進行中的彩繪修復工程,目前因為有爭議的關係,又暫時停工。至於爭議為何,相關新聞都可以搜尋得到,不在此贅述。


古蹟修復工程是極具難度且複雜的程序,透過「科學修護」與「傳統新作」修復後,是否能百分百呈現原始的樣貌?不得而知,我想這也是為何充滿爭議的主因之一。該計畫命名為「龍山繪識」,對執行方案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相關內容。


後記
原本以為這一天來鹿港,只是跟一般觀光客一樣走馬看花,逛逛老街、吃完當地小吃後,就一個人孤單的開車北上了。沒有預期到,在午餐後的這一段與書店的相遇,再透過書店老闆的介紹,逛了從沒來過的鹿港龍山寺。讓我有了特別的體會,也在這段年末的連假,有了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