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真正的九局下半 - 周思齊

今年的中職例行賽已來到尾聲,季後賽的對戰組合也大致底定,身為象迷的我,當然很高興看到兄弟再次挺進台灣大賽,也有機會再次拋下黃彩帶。
回顧今年中職的大新聞,投打端的兩大活化石神獸級人物的退休,絕對是毫無疑問的重要事件。很幸運的我也參加了在大巨蛋舉辦的周思齊引退賽及賽後的引退儀式。如果有看過周董那段幽默又感性的演說,相信你的內心應該都有所觸動。
2019年,周思齊出了一本類自傳,書名為《GAME ON! 周思齊的九局下半:棒球教會我的那些事》。(今年因為引退年,又更新封面再版並增修部分內容)。如果有注意到周董當年的成績,從數據來看,跟前一年比起來大幅衰退,不免讓人覺得身手不如以往。
但從打席數可以看出,較前一年少了一大半,我不免臆測是否為總教練的信任度不夠(?),或多或少因此影響到成績。成績的退步加上這本書的出版,容易讓人聯想,周董是否要考慮退役了?
但沒想到,隔年、2020年,周董再次打出年度MVP等級的身手,(難道真的是因為換教練!?),直到今年,才正式宣佈要引退的消息,這場九局下半打了足足有五年之久。
八萬人次參與的引退儀式
今年中職開季前,周董就已經舉辦記者會宣告今年是最後一年,當時周董在談話時就已經哽咽許久,並透露出今年最大目標就是達成生涯百盜。果不其然,在今年極少數的打席(30打席,23打數)中,順利完成生涯百盜,也讓選手生涯累積紀錄有了完美收尾。


來到季末前預排好的引退週,即使尚未拿到下半季冠軍,總教練特別安排周董在兩場引退賽都擔綱第一棒,並且整場打好打滿。甚至在最後半局,讓周董上場守備,分別守了左、中、右外野。兩場在大巨蛋的比賽,都是40000人滿場,目前也僅有周董能吸引如此的票房。不論是總教練的特殊調度,或是兩場賽後的儀式,都可以看出球團的用心。當然也是周董對球隊甚至中職的貢獻,才能有如此高規格的禮遇。(話說大巨蛋若早個幾年營運,恰恰也肯定能獲得如此待遇)。

回顧當年黑米時得獎感言
幾年前,我在Medium寫了一篇文章,「中職劉德華-周思齊-老而彌堅的秘密」,文章中提到那一年因黑米事件爆發、球團解散,隔年都還不知道有沒有球可打的情況,周董在獲得最佳十人外野手獎的那段感言。
感言中提到的內容,也呼應了他在上場時的應援曲歌詞。身為誠泰Cobras碩果僅存的最後一員,能在當初的時空背景下生存並堅持到現在,可以想像有多麼不容易。
無論這世界如何變化
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
奔馳在 球場裡 的每一秒
全力以赴的火焰 完全的燃燒
無論這世界如何變化
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
不管夢 有多遠 前方的路有多長
我願陪你一起闖
不斷進化的非典型棒球員
周思齊不是一位典型的棒球員,除了球場上所獲取的獎項(最佳十人、年度MVP、銀棒獎),以及累積的紀錄(千安、百轟、百盜,史上第9位),經典賽棒打田中將大,種種的棒球事蹟都歷歷可數。
不過球場外,或許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包括在職期間攻讀歷史研究所碩士、成立球芽獎學金、成立個人品牌「SHUAI 甩」、擔任職棒球員工會會長、寫書、演講、Podcast甩電台、......等等,都是他的斜槓事業。
也就是說,除了本職學能上的精進之外,在棒球以外領域的不同能力,也靠自我進修的方式再提升。最明顯的可以從「演說」這項需要練習培養的技能看到,上面提到在2008年的得獎感言,還需要帶著手抄稿,在引退儀式上那段既歡樂又感人的宣言,是全程不需看稿的,背後的練習肯定是不少。
在這之前,我其實就親臨現場看過周董的演講,那是去年在憲哥(謝文憲)的生日演講上,全程沒有投影片的一場12分鐘短講,主題是棒球三認:「認識、認知、認同」。透過「認識」棒球,提升對棒球的「認知」,再進一步「認同」棒球,以整體提升國人對棒球文化的素養。在他引退後,會有更多心力放在棒球領域的推廣與實現,其中他所說的要寫20本棒球相關的書,就是其中一部分。
唯有先見賢,才有後思齊
我還記得,在那場12分鐘短講的開頭,周思齊說自己是「稀有動物」,意思是職棒是個窄門,要進去已經不容易了。進到這個競爭激烈的職棒賽場,球員生涯要維持長久更不容易,而他就這麼打了20個賽季。
這一切怎麼做到的?我們都知道,職業運動的的水平,在身手表現上都是頂級,其實彼此間差距不大,而優秀的選手大都是勝在「心理」強韌度。大家都知道「曼陀羅九宮格」嗎?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因為先知道「大谷翔平」才知道「曼陀羅九宮格」的吧!?其實,在周思齊跟許皓宜合著的《心智鍛鍊》這本書,就有提到這段,只是那時候大谷翔平還沒有現在那麼火紅。
「曼陀羅九宮格」其實是把「目標設定」切分成小目標,再針對各個小目標設定執行「計畫」。而關鍵還是在「執行」,也是我認為周董之所以是周董的關鍵之一,在這一塊他是依靠多來以來的習慣 - 寫「日記」。透過日記進行所謂的「覆盤」,或者說是「省思」,把每天在練習或比賽所發生的細節紀錄下來,反省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或是觀察其他有更優秀表現的選手,是如何訓練的。
關於「日記」,在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都不約而同的提到它所帶來的好處。像是栗山英樹的《栗山筆記》、楊士毅的《沒有門檻的幸福》、以及我最近看的一本小說《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都顯現出如何因「日記」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這篇文章,其實都沒有提到文章封面圖片的那本書,《GAME ON! 周思齊的九局下半:棒球教會我的那些事》,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買來看看。最近周董也即將發行一本新書,正在預購階段,講的是關於「兄弟」這個球隊的歷史,我已經預購了,有興趣的也可以自行找連結購買。
最後,我附上這一段在商戰CXO 大大學院的影片,背景音樂就是周董的應援曲,搭配上一些周董的心路歷程,內容值得慢慢咀嚼,分享給大家。